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打造智汇之城的新引擎
“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来自4年前电影《天下无贼》的经典台词,如今越发深入人心。在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一项重要的战略布局正在悄然展开——那就是依托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加速推进城市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是我国地级市中第一家专业人力资源机构。近四年来,这家平台推出了多项人力资源研究课题报告,承担了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重要课题。
它以课题报告的形式,为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推动城市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评价等方面,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这家小小的平台上,《东莞市制造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东莞市服务业人才发展状况研究》、《东莞市创新创业人才状况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课题接连推出,吸引了各行各业广泛关注。
据统计,这个仅有8人的团队在过去几年里,发布了众多人才领域的课题研究报告,已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人力资源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智库。
在国内,东莞市在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走在了前列。仅一年前,国家提出“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力资源开发规律”。随后,东莞市根据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实施“智汇东莞”战略。
去年8月,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东莞市自有的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平台——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成立。
“这是东莞市以制造业为主的转型城市向人才型城市转变的战略需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东莞市是国内第一个成立人力资源理论研究机构的地级市。
此后,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成为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对象。仅从15年6月至16年9月,就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纷纷前来交流学习。
向珠三角打响智汇之城品牌
“我们不仅仅做课题调研,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东莞市人力资源政策的创新发展。”一位负责人自豪地说。
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想要创新发展试验区,就委托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大量数据调研与专业分析,该平台出具了一份报告,提出松山湖需改善人才结构,提高高学历人才的占比,并建议出台引进高学历人才补贴政策。
该建议被迅速采纳,并很快出台了《东莞市松山湖(生态园)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暂行规定》,提出了面向高学历人才的优惠政策。
在推动东莞市人力资源政策修订过程中, Platforms通过对比研究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发达城市,发现东莞市的人力资源政策门槛较高,一般的博士生都难以达到标准。该平台建言我市降低门槛,扩大人力资源类别,让更多人才享受到优惠,引进更多优质人才。
除参与东莞市课题研究外,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的《“智汇东莞”战略研究》课题入选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
此外,《提升东莞市人力资源政策竞争优势研究报告》还获得了广东省委组织部授予的15年度全省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
未来,东莞市智力互通人力资源平台将进一步加强与东莞、珠三角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人力资源研究与合作,为城市的人才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目前,一个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研究课题已经被纳入平台的调研议程。